自定了休沐去城外帮忙的事,宣甲班的学生连上课都没什么精神了,夫子敏锐察觉到了什么,旁敲侧击一番,却是没人愿说是为什么。
夫子无法,只得再强调一遍现在情势紧张,不要再行无用之事,白白添乱,这就是意指前段时日跪谏之事了。
可学生们虽是点头应了,但显然未放在心上,归家之后,只各自筹备,待到休沐之时,便就集合在一起,赶车出城。
宣甲一众全是秀才相公,一副读书人的打扮,又带了些粮食,走在街上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目光。
百姓虽是有些猜测这些人是去城外赈济的,但到底不怎么相信,他们印象中的读书人,具是清高无比,往日都鲜少愿与他们这些平民多说两句话的,如何还会在这时候去了城外,而且听说流民聚集之处腌臜脏臭,这些秀才公怎么能受得了了?
又好事之徒跟了一路,直到这行人真的出了城,才就副目瞪口呆的模样。
可没看错吧?还真出去了!
庄可卿也在车队之中,离上次出城已有五六日了,家里临时组建的制衣工坊又出了百来件衣物,便想着同秀才们一起,好尽快送到流民手中。
出来几次,她已是驾轻就熟,到了聚集区之外,同看守的兵士招呼一声,就有人领着他们往里去。
聚集区之内,靠近城门方向的流民最多,面色和精神较前几日好些,有些老弱妇孺身上已经套上了她上回捐赠的布衣,他们听见车辙声音,都是抬起头来,
庄可卿已经没有最初的惧怕哀伤之感,可宣甲的书生却是不同,他们终日读书,学得都是古人治国之论,在他们眼里,民虽重要,可也只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只觉同自己身边的寻常百姓一般,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但现在目及所处,尽是枯瘦的肢体和哀泣的眼神,目中震惊之色是丁点遮掩不住。
“这,这便是流民?”
“他们为何连个栖身之所都无?”
旷野之上,支起的简易窝棚只有零星几处,供与生病的老弱居住,更多的人,则是三三两两的靠在一起,相互遮风取暖。
虽已是六月了,可连日阴雨,地面潮湿,一到夜里,必然阴冷,时日若久,定是要出了问题的。
流民们已是学乖了,见到赈济的车辆不敢再往前凑,免得又是粮没讨到,还受了顿揍的,可他们的视线都是直勾勾的粘在车辆和众书生身上,让他们心中翻腾起说不出的复杂情绪。
史书之中记载“宁南大旱,蝗虫起,百姓饥”,书上只简简单单“百姓饥”这三个字,可真正直面饥饿的流民,见过他们的凄惨模样,才能知道这三字重逾千斤。
而他们这些官学秀才,日日在学中吃着免费供应的官粮,还有人嫌饭菜做的不好,油水不足的,现在想来,实在是无脸见人。
车队来到施粥的地方,络腮胡的将士得了消息早就在此等候,他见了来的是一群穿了书生长袍的儒生,不禁面露疑惑之色。
什么情况,这些莫不都是秀才?不好好的在家读书,到这里是来凑什么热闹?
“你们是来捐粮的?”
他哑着嗓子问了句,语气平淡,并没有什么高兴的情绪,反是整个人透着股子疲惫之色。
“这位将军,我等州学学子,前来一是为捐粮,二也是想看看此处有无其他能帮的上忙的。”
沈凌在车队靠后的位置,同庄可卿站在一处,还未上得前来,李守成见人来问,便作了一揖,将他们此次前来的目的说的清楚。
“帮忙?你们?”
扈河眉角一挑,反问一句,差点没嗤笑出声。
他没听了错吧,这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书生说要来帮忙?
帮什么忙?给这些流民开蒙吗?
他这儿都够乱的了,还来添什么乱子!
“正是。”
李守成不晓得对方所想,只当他是真心来问的,又是问了句,“可有我等能做的,将军请尽说来。”
扈河侧头轻‘嗤’了声,眼神有些不屑,但他一脸络腮胡子,嘴角吊起的弧度不甚明朗,小秀才还当自己听错了,便没在意,还更诚恳的加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