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08(江枫愁眠)_第481章 第四百八十一章(1 / 2)_E408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481章 第四百八十一章(1 / 2)

E408 江枫愁眠 2690 字 2022-10-02

战争从暮春打到了晚秋,这几个月让人恍如隔世。

宓茶当上皇帝已经有三个月了,可这还是她头一回参加朝会。

皇宫还是一样的破败,一砖一瓦都没有修,断的断,残的残,开会的太和殿屋顶碎了一半,早上的阳光投进来,照得整个大殿阳光明媚,另类敞亮。

清晨六点,帝都官员和从各省赶来的行政官等候在殿外。

这位新皇从前线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每天都在与不同的臣工召开会议。期间帝都人来人往,忙碌不已。

众人心知肚明,今天这场最大规模的朝会,大约就要公布之前的各项讨论结果了。

立在殿前,众人小心地窃窃私语。

谁都知道在两个月前,这位皇帝的处境有多么危急。

凭尧国那几万质量参差不齐的军队,要想抵御住禹夏两国的大军,简直是天方夜谭;前线危急,帝都还被金氏控制,每天都对皇宫狂轰乱炸,只有区区几百个人守在这里。

她远离了自己的领土,领土北部有蛮横的北清,西部有舜觊觎。

在此之前,汉国总统亲临帝都,威胁她交出皇位。

如此四面楚歌、毫无生机的情况下,这位新皇竟然守住了尧国,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宫里。

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惊奇。

站在殿前的官员,之前老实本分者,与同僚交换对未来局势和政策猜测;懒政怠政甚至趁机落井下石者惴惴不安,心里七上八下,恨不得立刻出国走人。

破了一个洞的殿门打开后,众人精神一禀,停止了交谈,低头入室。

他们在迈入门槛后,陡然一震太和殿的柱子倒了两根,房顶的东北和西南角没有支撑,随时可能倒塌

这太奇怪了,战争已经结束一个多月,皇帝却没有一点修缮的意思,再怎么没钱没时间,也得把这些要进人的屋子修一修,万一朝会中途发生倒塌该如何是好。

群臣站定,抬头一看,皇位上还没有坐人,但皇位的上方悬挂了一件龙袍,正是尧氏的至宝。

龙袍展臂而挂,衣服上的五爪金龙怒瞪着下方诸臣。站在前列的红安山莫名的心中一虚。

他悄悄转眸,扫向过道旁的几人。

钦荆正已死,柏长安卧床不起,因此最前方首相的位子站的便是郁思燕,而郁思燕身后站的是国防大臣沈芙嘉和掌玺大臣宋如玉。

这两人身后是严煦、柳凌荫、秦臻、慕一颜、付芝忆及江泽兰等皇帝的心腹,也是这次保卫战里的最大功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借着这次大战,百里觅茶的亲信全都站了上来,挤掉了原先的旧臣。

在尧廷上,这些面孔十分陌生,虽然尧廷每年都会出现新人,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人和当初尧庆丰去擂台上挑选的截然不同,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未来尧国的权力中心,必会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这一转变之一关乎他们的利益。

等待不过十分钟,伴随着一声“前皇后、皇帝驾到”,龙椅左侧的通道里走出了两名年轻的女人。

众人匍匐跪地,心中疑惑,前皇后来这里干什么。

片刻,当他们重新站起来时,不禁一愣。

皇帝没有穿上皇袍,她身上只是一件黄底仙鹤纹的旗袍,臂弯间搭了一条黑色的披帛,左腕上是一条雪花棉的翠镯。这套衣服虽然华贵庄重,但毕竟不是皇帝的衣饰。

新皇在登基大典上就没有穿龙袍,那时还能解释为时间匆忙,可这都一个多月了,不至于连一件衣服都赶不出来。

她也没有落座,而是站在台阶前,立在高悬的龙袍之下。相反,前任皇后倒坐在了龙椅上。

待众人起身,皇帝后退半步,对着龙袍和龙椅上的前皇后跪了下去,额头触地,深深叩首。

众臣一惊,赶忙跟着磕头。

皇后一动不动地坐着,等接受完众人的跪拜后,才道了一句“平身。”

“谢殿下。”宓茶喊了出声,从地上起来。众臣亦步亦趋,大多一头雾水,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

他们茫然地看着新皇站在龙椅前,背对皇后而站。

她面向众臣,道,“今天的朝会时间较长,要谈的事情有很多,我们先从最重要的开始。”

两旁有宫人走来,拖着一张玉盘,盘中盛放着黄绸包裹的玉玺。

宓茶双手将玉玺托起,单膝跪在了前皇后侧前方,将玉玺奉上,“百里族本一落魄小族,在尧千年后背井离乡,辗转多国,历经变故,幸得丰君收留,重回故国,得尧北之地。如今丰君虽然离世,但我不过是丰君之下的一介臣工,怎能以下犯上,以皇帝自居。”

“请殿下收回皇帝玉玺,赐我王爵,准我以王位代行国政,世代护卫尧氏土地。”

众人大惊失色。

百里觅茶竟要退帝为王将玉玺和龙袍交给一个汉国的女人

众臣震惊不已,皇后面色平静,显然早已知晓。

她身边的宫女取回了玉玺,又有人托着王冠来到她面前。

一切礼器都早已准备妥当,由不得他人非议。

皇后起身,取下镶嵌着宝石的王冠,将它戴在了宓茶头上。

她开口,道,“我在此授予百里觅茶王爵之位,世袭罔替。愿阁下信守承诺,守护我尧氏的江山大地、黎民百姓。”

宓茶低头,“遵旨。”

她站起身,头上的王冠折射出华美的光彩。群臣愣怔着,郁思燕等百里子弟率先跪了下去,他们单膝跪地,口中齐呼,“恭贺王上,恭贺殿下”

其余大臣见此,茫然地跟着照做。

他们之中有一小部分事先知道,绝大部分并不知情。

战争结束,宓茶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与郁思燕、决缡等人商议更改政体。

“君主专制已被时代所抛弃,走向民主是大势所趋。”宓茶问,“大家觉得尧国的国情适合什么样的政体”

有人提总统制,有人提内阁制,还有人提委员会制,更有人说,尧国千年来都处于君主制度下,突然大改,太过冒进,应该折中采用君主立宪制度,让前任皇后担任君主,由宓茶出任首相。

商议两天无果,最后郁思燕道,“战争虽然结束,但国内四分五裂,各宗各党的势力盘踞要津,至今都未找到金氏的幕后指使。民主是大势所趋,但眼下的情况容不得我们再分散权力。”

“陛下上任初期还是集权要紧,等把该处理的处理好了,再考虑民主相关。”

“还是要君主专制”

郁思燕颔首,“我是这么想的。”

宓茶闻言,沉默片刻,道,“老实说,更改政体,就能将各机关单位和岗位重新洗牌。我本是想借用这个机会削弱反臣、提拔我族干部。尧廷之上多是尸位素餐、中饱私囊的庸臣,这是我们难得的好机会。”

有些官员宓茶不喜欢,但并没有开除对方的证据,如果政体改变,那各项工作的划分和各级职务的名称也会随之改变,她就可以借机将实权转移,把暂时没空处理的人安置到不重要的位置上去。

决缡闻言,沉吟道,“既然这样,那便先将帝制改为王制。即抓君权,又改制度。”

“这是个办法,但要如何合理地向外解释说明呢”

宓茶半垂眼睑,双手抓住了两侧扶手,“这个不难,我自己来说”

太和殿中,加冕的宓茶站于皇后身前,向众臣宣告,“皇室虽然不在,但食一日君禄,便忠一生君事。今日起,我等臣工要齐心协力,守好尧氏的基业。”

阳光从空了一半的屋顶照下,她望着破破烂烂的太和殿,道,“皇宫,是皇帝之所,各位与我都只是臣子,无理无权享用皇家的宫殿。”

“按照尧国律法,皇帝以下,亲王宅邸不得超过十五公顷。我一直没有修缮皇宫,便是打算将它拆掉重建,改建后,新的王宫预计控制在十公顷内。”

众臣惊愕不已,十公顷原来的皇宫是六十公顷。要是拆掉五十公顷,那原来的些宫人必然是住不下了,也得一并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