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长公子成了太子之后第一次发表意见,还是仁政意见,必须赞同。
淳于越不在朝堂,伏生自动晋升为儒家领袖。在伏生带领下,一个又一个的儒生长身而立。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亦附议。”
“……”
朝堂上,儒生比例最大。
这一下呼啦啦起来一票人,声势很是浩大。
群臣有的冷笑,有的撇嘴,有的看热闹。
你们儒家是真的不怕死啊,这回莫非要太子血衣闯咸阳殿?
真以为帮着推行简体字,你们儒家就受陛下宠信了?
淳于越没死这件事,群臣并不知晓。
是以在群臣眼中,儒家是刚刚从始皇帝屠刀下活下来。
这时候不老老实实眯着,还敢这么跳,他们很难理解儒生脑回路。
付子康看看嬴成蟜,发现没有给他明示暗示。
于是在始皇帝无语眼神中,付子康继续装死。
这都不关我事,我就是一个管账的。
始皇帝点嬴成蟜本是想要付子康起身,没寻思嬴成蟜有不同见解。
其实这件事付子康起不起身意义不大,始皇帝只是觉得大家开小会,应该整整齐齐,有点强迫症。
没想到付子康没叫起来,还让嬴成蟜反对了。
虽然驰道不再需要用天下之财,但为维护天下稳定,让各个被封出去的秦臣能更好治理,征调天下贵族也是很有必要。
成蟜应是不知道朕接下来要召强迁各地豪绅富户入咸阳,所以才反对。
始皇帝心中这么想着,又看了李斯一眼。
李斯再次意会,面不改色地刻板道:“臣谏言未毕,铸十二金人后,臣还有一议。咸阳乃秦国都城,乃天下最繁华之地。”
“一统六国时,六国贵族不少皆与我大秦行便宜之事。陛下应恩泽各地豪绅,贵族,召其来咸阳定居,共享繁华。”
这一番话说的阿谀之人周青臣都瞪大眼睛,盯着李斯直呼我辈楷模。
群臣就更不用说了,多多少少都有些惊呆。
来咸阳共享繁华,这话你是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
整个咸阳满打满算就一个楼台能消费娱乐,拿着钱在咸阳你都买不到酒。
咸阳严苛秦律那些贵族能受得了?
那不得三天两头就得去服徒刑?
这不是恩泽天下,这和逼死人也差不了多少。
就这么一个城池,你李斯敢说繁华,真是……我辈楷模!
这回都不需要王绾,蒙毅起身附议。
刚才还静观事态发展的群臣一个赛一个得争先起身。
“尉缭附议!”
“冯去疾附议!”
“左相所言极是!臣附议!”
“姚贾附议!”
“……”
只说收铜铁,群臣并不知道始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收铜铁,迁贵族。
两事凑一起,群臣就懂了。
收铜铁,是为了强迁贵族,免得这些贵族狗急跳墙。
之所以要先收铜铁,而不是两者并行。
是因为这些贵族听到要被强迁,要反了,哪里还会把铜铁交出来。
这事对国家稳定有利,对他们这些有封地的秦臣更有利,对那些没有封地的秦臣日后也有利——现在没封地以后还没有了?
至于对百姓造成不造成什么影响,无所谓,不重要。
不能用菜刀,镰刀,可以用木刀啊,把木头削的锋利些不就好了。
镰刀一下割下的麦穗,木刀要三下,那就割三下有什么打紧。
反正那些百姓平常也只是种地,无非是多耗费一些时间而已,不叫事。
百姓要那么多闲余时间做什么?
他们闲着就会胡思乱想,就会寻衅滋事,还是让他们精疲力尽更有利于管理。
这次赞成的声音,与儒家门生刚才赞成声音相比。
前者是大浪潮,后者是小浪花,殿堂上几乎无人不赞同。
等这波赞成过去,始皇帝挥挥手要群臣安静。
“成蟜,现在你觉得如何?”
“还是不如何。”
自赵姬归了咸阳,嬴成蟜就不再故意藏拙。
一是因为赌约已破。
二是始皇帝如今帝位稳定。
当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好些时候,嬴成蟜还是会做竖子。
一个百无禁忌的竖子,可比一个言行受限的皇弟自在多了。
“说说你的理由。”
始皇帝来了兴趣。
收铜铁,强迁人。
这两个策略同时出来,群臣都看得明明白白。
始皇帝可不相信,他这个善于藏拙做竖子的亲弟,看不明白这其中奥妙。
错字,先更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