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事件过后,在枣花眼里,日子又恢复到之前的风平浪静。
谢风无事,靖王亦无事。
甚至在几日之后,谢风诊过脉后脸上笑得比往常畅快,“王爷身上的毒素已经清了七八成,剩下的再用两副药定能拔出干净。”
说到这,谢风顿了顿,才接着道,“只是最后这两副药需要的药材多些,王爷得给我几天时间准备准备。”
“可。”
听到这样的消息,靖王的神色一如往常的平静,可屋里的其他人都高兴极了。
福春甚至连眼眶都湿了。
枣花站在门边,不由得跟着咧开嘴嘴笑得欢。
真好。
她在心底默默地说。
这辈子,靖王终于能彻底摆脱轮椅了。
而后几天,谢风忙着配药整日闭门不出。
那日谢风只说给他几天时间,却没说清到底要几天。
而对于其他人来说,等待的日子往往很难熬。
虽然这种感觉从靖王的面容上无法发现,但枣花却知他的内心并没有面上表现出得那么镇定。
因为从谢风闭门配药之后,就算泡过药浴后身体再疲累,靖王再也没小睡过。
枣花跪在床边按摩着靖王的双腿,明明是已经很熟悉的差事,可这几日枣花按得十分小心,满头是汗。
因为在她的耳边能够清晰地听见,靖王又低又沉的呼吸,一下比一下重。
这样让人心焦却又无奈的日子,一直到五月十五。
福春等得心焦,每日都恨不得敲开谢风的房门去询问结果。
可谢风的小徒弟严防死守地守在门边,不许任何人打扰。
左等右等,等了五天都没等到结果。
福春等不下去了。
他不敢去打扰谢风,自己寻到个法子来解心中忧愁。
靖王住在山上,每日膳食所需的肉蛋蔬果,日日都需要人送上来。
福春便让负责采买的人去打听一件事。
桐君山,在当地也是名山。
在桐君山西面山脚下,有一处庙宇,当地人都说十分灵验。
福春一听便心动了。
此时似乎只有靠求佛上香才能缓解他心中的焦灼。
福春是靖王身边第一心腹人,为靖王忧,为靖王急。
他刚把心中想法一说,却没想到靖王沉思片刻竟打算亲自前往。
福春顿时惊了,相劝再三也没劝得动靖王。
最终靖王一拍板,去上香的日子就定在五月十五。
本来福春本打算自己去即可,万没想到靖王会动了念头,而靖王出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听闻自己五月十五那日要随靖王出行上香,枣花一愣,而后心底不由得低叹一声。
谁都想拥有健康的身体,靖王亦是。
福春带着来喜忙忙乎乎忙了两天,终于将一切都备妥了。
庙宇离得不算远,按照福春的预计傍晚即归,所以随行的人员不多。
福春、来喜和枣花,再加上蒙骁统领带着二十几个护卫。高嬷嬷和小竹没有随行,她们还得负责正在闭关的谢风的膳食,再留下十来个护卫保护他们。
五月十五。
这日天气很好。
用过早膳,枣花便随着靖王出发了。
此次出行仅是一日的行程,按照靖王的吩咐一切从简,便只备一辆马车。
福春随着靖王坐在车中,方便服侍。来喜和枣花一左一右地坐在车辕上。
蒙骁则带着护卫们骑着马护在四周。
这样行了快一个时辰,庙宇到了。
这座庙宇规模不大,不过看着门外门里熙攘的人群便知确实香火旺盛。
从进庙宇再到烧香拜佛,不过花了两刻钟的时间。
靖王虽衣着素淡,可周身萦绕的气质便知非平常人可比拟。
庙宇的住持诚惶诚恐地站在一旁,看到福春拿出的香油钱,不禁眼皮一跳,神色不自觉地更恭敬了。
“施主,客舍已经备好,虽粗糙简陋些但胜在整洁干净,您可前往歇息片刻,贫僧这就吩咐人将备好的斋饭送过去。”
靖王微微颔首。
他们一行人便前去客舍。
不到一刻钟,住持所说的斋饭便送到了。
这斋饭自是庙宇里用心做的,但靖王从不用外面的膳食。
来喜早就将高嬷嬷备好的糕点拿出来奉给靖王,而这食盒里的斋饭自然交给他们这些奴婢料理干净。
靖王用过自带的膳食又歇了午觉,等他起身收拾妥当后,一行人便准备回程。
庙宇规模不大,但坐落的位置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