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力大无穷[双穿](龙眼山竹)_第四十章(1 / 1)_太子妃力大无穷[双穿]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四十章(1 / 1)

代寄岚郑重行礼谢恩,虽然早已猜测过今日的局面,但此刻心里仍感觉仿佛飘在云端。她觉得自己两辈子的好运都用在今天了,很想让现场的乐师弹奏一曲《好运来》。

代太夫人对于这样的结果早有预料,欣慰颔首。季长敏等小姐妹则是兴奋的红着脸,很想到处去宣扬:我闺蜜当上太子妃啦!而其他代寄岚的小迷妹们则是高兴的在心底疯狂尖叫,觉得自家爱豆走了花路。

只有汤华之看着代寄岚被选为太子妃,在台上行礼接旨,恨的牙痒痒。她觉得姑母肯定是在席间看见了刘惠娘,突然觉得雎州刘氏是个比代家更好的选择,于是现场改了主意,这才让代寄岚躲过此劫,还被顺利被选为了太子妃。她一想到自己将来见到代寄岚还要给她行礼,心里那股邪火就越烧越旺。

汤华之不想再看代寄岚的风光模样,特意将视线错开,却没想到撞见了刘惠娘看向代寄岚的目光。全场此时都在看新出炉的太子妃,没人注意刘惠娘,所以她也就没有过多掩饰。汤华之从这道目光里看出了一丝不屑和取而代之的自信,她突然间领悟了什么。她每次和代寄岚作对都没讨到好处,那为什么不给代寄岚找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呢?雎州刘氏应该够格了,汤华之默默在心底盘算开来。

-

皇长子和太子同时被赐婚的消息随着赏梅宴的结束被传遍永平,然后又慢慢传遍整个大乾,甚至是南盈。

太子妃出身武将世家,其父是大乾军中最有影响力的将领,太子生母席皇后想让太子坐稳储君的位置,故而选一个有军权的外家来加深太子在军中的影响力,这个选择看起来非常合理,大家也就跟着夸奖一下代家养了个好女儿云云。

但是雎州刘氏的嫡支被选做皇长子的正妻,这个消息就非常劲爆了。

“端朝末期的时候,四大世家基本可以说是架空了朝堂,在各自的领域拥有着绝对的权威。”亓官让坐在老地方茶楼的澜关阁里,给代寄岚倒了杯茶。

这是代寄岚被定为太子妃后两人第一次见面。两人明明都是在聊正经事,却莫名其妙有了种幽会的氛围。

代寄岚等了半天没等到下文,只好疑惑的看了亓官让一眼,结果正对上他含笑的双眸。代寄岚老脸一红,嗔了他一眼,“说正事。”

亓官让觉得代寄岚的反应很可爱,暗自一笑,才继续说到:“歆河杨氏,出产盐湖,基本整个端朝的盐务都掌握在歆河杨氏手里。就算如今,大乾收回了私盐的贩卖权,将盐务变成官方运营,也仍有近八成的盐是从歆河杨氏手里买的。”

代寄岚一边喝茶一边感叹,“盐务确实是国家命门之一。”

“你还记得在鹤鸣馆被你偷了玉佩的那个武安公世子么?”亓官让问代寄岚。

代寄岚点点头:“记得啊。就是那个沉迷南盈细作美色,还把母亲给气晕的世子。”

“他的父亲,武安公,对外说是正在宁远道赈灾,其实就是在考察宁远道的盐池,陛下一直想在歆河杨氏的盐场之外,再开一处盐池,以摆脱对杨氏盐的依赖。”亓官让开始给代寄岚细细讲解一些朝堂事务,希望她将来做了太子妃,不会因为纷乱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头疼。

代寄岚沉吟一瞬,心中有了点隐约的念头,“盐的事情,等武安公回来再看吧。你继续说四大世家。”

亓官让继续说到:“接下来是北海黄氏。黄氏居于东海海湾处,那里的地貌是天然的避风港,黄氏借此地形,耗费几代人建造了一座巨大的船坞,拥有目前大乾最先进的造船工艺。大乾舟师的楼船,基本都是从黄氏手上采购的。据说他们还有更厉害的海船,不过应该还在研制过程中。”

“哇!造船厂!咱们有机会去参观一下?”代寄岚的好奇心又上来了。

亓官让微笑点头,毫无原则的答应她的要求。

“然后就是集山汤氏了。汤氏地处集山丰阳,丰阳这个位置正好是一片广袤的冲积平原,土壤十分肥沃,所以汤氏在端朝其实是最有实力的家族,因为他们掌握了粮食命脉。不过大乾立朝以来,按人口划分田地,减免赋税,休养生息,各地的粮食产量都在上升,对汤氏的粮食需求已经没有那么大了,这也是为什么陛下敢打压汤氏的原因。”亓官让说道。

“最后就是雎州刘氏了。端朝的时候,雎州刘氏先后一共出过七位皇后,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后族。刘氏一族,号称诗书传家,拥有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大乾数得上名号的书局,都是刘氏开的。据说刘氏祖宅里,有一栋三层楼高的书楼,里面存放了很多孤本珍本。当年闵书贤还专门去拜访过刘氏,想要去刘氏的书楼借阅,但被刘氏拒绝了,这才一怒之下创办了泰州书院。”说到这里,亓官让眯起双眸,“如今刘氏送了嫡支十一娘来参加赏梅宴,应该是看汤氏对朝堂的影响力日益降低,他们想像当年端朝的时候一样故技重施,继续当后族。”

“这么说来,刘氏应该在读书人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吧?这次让刘惠娘当了皇长子正妻,有没有影响?”代寄岚微微皱眉。

“读书人对刘氏的评价其实两极分化。刘氏虽然开书局,但对于书籍的把控很严,定价也非常高,很多寒门子弟买不起书,对于刘氏就很反感,而世家大族出身的学子,大多对刘氏观感不错,他们认为知识就该是世家传承所独有的,普通百姓是凡夫俗子,不配读书。”亓官让示意安良吉给代寄岚端些茶点来,继续又和代寄岚讨论:“雎州刘氏如今已经出手,借着这次的赐婚风波,疯狂的宣传刘氏一族的清流名头,诋毁我亓官氏,想让士族出身的子弟都不要来大乾朝堂任职,以此给陛下施加压力,好让陛下改变旨意。”

代寄岚取过一个点心,撇撇嘴,“说到底还是想当太子妃呗。”

亓官让莞尔一笑,“这事绝不可能,她没戏的。陛下早看雎州刘氏不顺眼了。我之前和陛下与闵书贤讨论过相关的问题,我的提议是一方面加大对书籍的普及程度,一方面改革朝堂的选拔人才模式,也就是科举取仕。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家大族对知识的垄断。”

代寄岚一边吃点心,一边冲着亓官让眨眨眼睛:“对对对,应该要科举,让大乾的广大学子也感受一下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其实陛下早有过加大书籍普及程度的想法,他派人在工部建立过一个专门的部门,研究造纸的技术,但是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去年的时候,据说研究终于有了进展,第二天这个研究作坊就失火了,几个工部员外郎身死当场。陛下为此事大为震怒,但就一直也没查出来个结果。”亓官让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其实这事是谁泄的密,谁动的手,真的挺难说的。这朝堂里,有不少士族出身的官员,你很难分辨他们的立场,有的人就是觉得士族的荣光高于一切。”

代寄岚却把脸凑到亓官让面前,笑起来,“我猜你肯定已经有了主意,说吧,你打算怎么办?”

亓官让看代寄岚笑的眉眼弯弯,也跟着露出一个柔和的笑容,“那就还要仰仗太子妃帮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