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木兰竹)_第275章 第275章(1 / 2)_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75章 第275章(1 / 2)

大明的船队从南向北,再次穿越南北回归线穿越赤道时,钦天监的官员们再次欢呼。

        从这个巨大的大陆绕行一圈,基本证实了他们的猜测假说。接下来,他们只需要继续观测,就能确定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

        “太子殿下!一定要在这里建立观察点啊!下官愿意常驻这里!”那位姓苏的官员都不想回去了。

        朱标还在想,给非洲改个什么好听的名字,闻言敷衍道:“嗯嗯嗯,好好好,先回去让朝中相公们商讨一下,拿出个章程。”

        苏姓官员乐呵呵地走了。

        朱文正用胳膊肘撞了一下朱标,挤眉弄眼:“你敷衍人的语气越来越像四叔了。”

        “我爹才不会这么说。我学的李叔叔。”朱标道,“这块大陆还剩下最后一个王国,就要到大陆的最西端了。这个王国还是你去接触?”

        朱标所说的,仍旧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后世称呼为马里帝国。

        十四世纪初,马里帝国进入了黄金时期。如今,因马里帝国最鼎盛时期的国王曼萨·穆萨的逝世,马里帝国又没有就王位继承做出严格的规定,马里帝国陷入纷乱的王位争夺中。

        朱标那位“伯父”自豪说,马里帝国比他的国家还乱。

        朱标不知道这有什么好自豪的,但还是非常捧场说,“真的吗?伯父好厉害!”。

        朱文正笑道:“好啊,你继续休息。等你回大明后,就没空休息了。”

        刚准备支棱起来的朱标又软塌塌地瘫了回去:“好。”

        朱文正对陈英道:“阿英,你看,我们家标儿现在像不像一只小猪崽!”

        陈英:“……你会不会说话?”

        朱标瞥了朱文正一眼,道:“是是是,我是小朱仔,你是大朱仔。我们都姓朱。”

        朱文正立刻把着陈英道:“回去后,赶紧给阿英改个姓,让阿英和我们一起当朱仔,孤立李文忠!”

        李文忠:“啊呸!”

        朱标懒懒散散地打了个哈欠:“好,回去就让英哥跟我姓,孤立忠哥。”

        李文忠哭笑不得:“标儿,你怎么也随文正乱来?”

        陈英叹气。

        标儿每次遇到朱文正,就会也变成幼稚鬼,都是朱文正的错!

        安排好之后,朱标再次偷懒,兄弟们雄赳赳气昂昂去见马里帝国的统治者。朱标则带着常葳和充当护卫的小舅子去逛街。

        马里帝国垄断了欧洲到非洲的航路,城市井然有序,商品贸易十分发达。

        因为非洲的金矿非常多,这里的金子十分廉价,朱标用几个不太苦的盐块,就换到了巴掌大的金子,啧啧称奇。

        “马里帝国靠海,却不知道如何制盐,实在惊讶。”常茂道。

        朱标摇头:“他们未尝不知道海水可以晒盐,只是不知道如何提纯。你吃过海水直接晒制的盐吗?”

        常茂尴尬道:“没有。”

        他从一出生就是将二代,吃的都是最好的雪花精盐,哪吃过粗盐。

        朱标道:“海水里不仅有盐,还有其他苦涩的、对人体有害的矿物质。所以海水里直接晒制的盐不仅十分苦涩,而且短期内能吃,吃多了会拉肚子,还会影响健康。我们沿海的盐民在晒盐之后还得生火熬盐,就是要进一步提纯。”

        朱标虽然有最基本的化学知识,但因为没有关注过后世随处可见又十分廉价的食盐,所以穿越之初不知道雪白不苦的精盐有多么难得。

        直到张士诚将盐民托付给他之后,朱标才开始钻研如何提高制造精盐的效率。

        这一钻研,朱标才明白,古代的精盐,为什么会成为奢侈品。他也终于明白,没有点亮工业技能,盐民们的苦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穿越小说里,主角说什么只要弄个大平台,然后太阳晒盐,引得天下轰动,都是骗读者的。

        弄个大平台然后晒盐的方法,华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早就这么做了。这只是第一步。

        用太阳晒盐田,盐田里的都是粗盐,十分苦涩,有许多杂质,只有最贫苦的百姓会用它来腌制食物,吃多了会得病。

        盐民的苦,来自于晒盐后的精制提纯。

        他们先将盐田里的盐用淡水稀释后过滤,加入草木灰熬煮,等煮出沉淀之后,再用木炭、沙子和布过滤。

        过滤的清澈的盐水,回锅继续熬煮。等盐粒刚出现的时候,取出一部分浓盐水,剩下的直接烧干,变成粗盐粒。

        最后一步,便是用浓盐水烧开后淋在粗盐粒上“洗盐粒”,洗完之后过滤出的盐,就是提纯的精盐。

        这就是“淋卤提纯”。淋卤的次数越多,盐越精纯,怪味越少。

        多次“淋卤提纯”后的精盐,就是古代劳动人民能够提纯盐的极限。因此,古代帝王所食用的“供盐”基本都是井盐。因为井盐比海盐杂质更少,“淋卤提纯”后的盐更加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