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见月明)_第476章 兵发西州(2 / 2)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476章 兵发西州(2 / 2)

    一套是晋王府,一套是大明河西府。

    朱棡在,他就是领头人,两套班子谁都得听他的。    

    他不在,这事儿就不好办了。

    让河西府的人为主,晋王府那套班子的人肯定会有不服。

    让晋王府的人为主,名不正言不顺。

    如果各自为主,那会导致两套班子分裂,必然会生出事端的。

    除非朝廷直接任命一个人掌管河西两套班子。

    可,也不知道是朝廷信任他,还是疏忽了,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旨意传来。

    他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朝廷的援助到来。

    这本来没什么奇怪的,每年四季运送军需物资,都是固定的。

    然而,随同而来的一个人,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晋王嫡长子,朱济熺。

    “圣皇、太上皇、皇上都觉得您可能需要我,我也想来帮您,就让我过来了。”

    朱棡大喜,道:“哈哈……好,来的好啊。”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来的太是时候了。”

    然后他又说道:“我还一直在奇怪呢,明知我要出兵西域,朝廷为何没有派人来接管河西。”

    “现在我才知道,不是他们疏忽了,而是有更好的计划。”

    朱济熺就是掌管河西最佳人选。

    其一,他是朱棡的嫡长嫡,能继承朱棡的关系网,各部族对他会比较信服。

    其二,天然的晋王府继承人,朱棡不在他能名正言顺的统治晋王府。

    其三,他是朝廷派过来的钦差,河西府也要归他辖制。

    这个人选可以说相当完美。

    之后朱棡和朱济熺进行了长谈。

    通过交流,朱棡更加详细的了解了朝廷的情况,以及后续的政策。

    “陛下非常稳重,前几年不会做出重大变革,以稳固当前的改革成果为主。”

    “相对应的,在军事上会略微主动一些。”

    “接下来几年,辽东、云贵、川蜀、两广、交趾等地,都会有军事行动,打击不臣服的部落。”

    朱棡:???

    你叫这是稳重?那他要是不稳重,简直不敢想。

    这不禁让他有些担心,怕这大侄子太激进,搞的烽烟四起。

    不过……老爷子还在呢,还有陈景恪,怎么会允许他如此胡来?

    “你皇爷爷和陈景恪呢,他们也支持?”

    朱济熺自然猜到了他的顾虑,就说道:

    “这就是安平侯主张的,他提出了一个有限战争理论。”

    “就是大明要利用更加强大的综合国力,对周边不臣服的部族,采取持续不断,但有限度的战争。”

    “让那些部族时刻处在战争的恐怖之中。”

    “如此既能震慑已经臣服的部族,也可以持续不断的让不臣服的部族流血。”

    “除了军事打击,还有配套的思想攻势。”

    “大明会通过种种手段,在思想文化上对他们进行同化。”

    “将那些部族拖疲拖垮,自然就会归附大明了。”

    比如利用佛道两教,对其进行宗教渗透。

    比如通过臣服的部落,对他们进行文化渗透等等。

    朱棡不禁点头表示赞同,在边境这么久,他更了解如何和这些人打交道。

    陈景恪的这个措施,确实很有效。

    有些部族打一打就服了,然后老老实实接受统治。

    有些部族那真的是怎么打都不服,打不过就跑,趁你不备就发动偷袭。

    搞的人非常无奈。

    主动发动低烈度的有限争战,确实是很有效的办法。

    不就是比拼耐心和消耗吗。

    大明的国力最不怕的就是消耗。

    我用一百份资源,去消耗你一份资源,最后被耗死的依然是你。

    而且通过这种手段,也能让军队保持战斗力。

    可以说一举多得。

    事实上,朱棡不知道的是,陈景恪这么做还有更深一层次的计划。

    那就是军功爵制。

    不给军队找个敌人,他们会内耗的。

    有仗打,他们就不会造反。

    而且持续不断的低烈度战争,也能促进军队序列新老交替,延缓军功集团腐化的速度。

    当然,这么做还有个前提,朝廷手里必须有足够的土地。

    否则立了军功没办法封赏,军功爵体系也会崩溃。

    可现在大明最不缺的,恰恰就是土地。

    这些东西,朱棡不在中央,了解的不清楚是很正常的。

    朱济熺倒是知道,不过父子俩刚见面,并不是讲这些的时候。

    听完他的解释,朱棡这才放下心来。

    如此看来,大侄子还是很稳重的,没有急于求成。

    接着,父子俩又聊起了一些别的事情。

    聊天的时候,朱棡一直在观察自己的儿子。

    讲话不急不缓,分析事情条理分明,关键是很有见地。

    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让他也大受启发。

    这让他非常的满意。

    儿子放在洛阳学习那么多年,是真的成材了。

    接着,他就举行了家宴,迎接儿子的到来。

    席间,两个很重要的人物出场。

    这两个人朱济熺都认识,不过并不是很熟悉。

    认识是因为,这俩人都是他的亲戚。

    一个是傅让,傅有德的儿子,也是他的五舅子。

    还有一个是谢庆,他的亲舅舅。

    之所以说不熟,是因为他从小在洛阳生活学习,和这两人接触都不多。

    不过不管怎么说都是亲戚,大家见面还是很热情的。

    傅让和谢庆都很识趣,虽然年龄辈分他们为长,却处处以下属自居。

    哪怕朱棡很不高兴表示,都是亲戚不要那么见外,两人依然坚持如此。

    对此,朱棡心中暗暗点头,决定将这两人留下辅佐朱济熺。

    方才自然是试探,如果两人真的没有尊卑之分,以长辈自居。

    那他肯定是不会将两人留在朱济熺身边的。

    俩人明白事理,反而能成为朱济熺的重要帮手。

    接下来几天,朱棡让朱济熺去各衙门转了一圈,认识了一下各衙门的负责人。

    还举办筵席,邀请各部族的首领赴会,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儿子。

    大家都不傻,晋王的嫡长子,那就是他的继承人。

    而且还是从洛阳来的,身上带着圣旨,背后有朝廷支持。

    自然都知道,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他。

    朱济熺自己也很争气,各方面表现的都很优秀。

    他没有胡乱插手政务,而是让各部门继续延续之前的政策。

    该干啥干啥。

    这就更让大家满意了。

    但遇到该他管的事情,每次都能妥善处理。

    很快就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朱棡也彻底放下心来,这儿子是真的成大器了。

    这样他就可以放心出兵了。

    时间已经进入四月份,再耽搁下去天就热了。

    西域的夏天,那是真的能热死人。

    尤其是西州,地势低洼少风,再加上有火焰山存在,可以说是酷热难耐。

    必须要趁天气进入盛夏之前,结束西州的战事。

    于是,在朱济熺熟悉了河西之后,朱棡召集心腹,宣布了出兵计划。

    并命朱济熺主官河西事务,傅让和谢庆辅佐。

    对此,众人早有心理准备,并没有人提出异议。

    之后朱棡率领四万大军,向着西州进发。

    这次他没有隐瞒行踪,也瞒不住。

    不过他也不怕黑的儿火者知道。

    察合台汗国此时的都城在阿力麻里(伊犁霍城),离西州一千六百余里。

    和敦煌到西州的距离,是差不多的。

    等黑的儿火者知道自己出兵的消息,再派兵救援,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也没必要隐瞒行踪。

    经过两个月的行军,在六月初大军到达柳城(鄯善)附近。

    柳城是察合台汗国的重要据点,常年在这里驻扎有两千军队。

    朱棡派了一支三千人的骑兵,让他们攻打柳城。

    “晚上,大军要在柳城歇息。”

    先锋军兴冲冲的就杀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一座空城。

    原来当地守将自知无法对抗朱棡大军,己方的援军短期又到不了,就主动撤走了。

    这让将士们非常失望。

    好不容易争取到当先锋的机会,竟然没捞着敌人打。

    呸,什么察合台汗国,就这?

    朱棡倒是无所谓,一支两千人的军队而已,还不被他放在眼里。

    他的目光,已经看向了整个西州。

    现在天气已经很热了,必须要尽快拿下西州。

    下一步要么再次出击,寻找敌人的破绽加以攻击,也借此机会离开西州这个大火炉。

    要么就留在当地屯田,将这个桥头堡打造好,然后再去攻略其他地方。

    不过目前还是先拿下西州再说。

    第二天,他并没有直接出兵去打别的地方,而是派出侦察兵,去打探敌人的情况。

    同时也在等待一个人的到来。

    那个人也没让他久等,当天下午就出现了。

    正是畏兀儿人阿力木江。

    他带来了一个消息,察合台汗国坚壁清野,将力量集中在吐鲁番和火州两座城池。

    准备据城而守,和明军打消耗战。

    同时也等待援军到来。

    说完这些情报,阿力木江心情沉重的道:

    “我们私下藏了一些物资,但也只能供大军使用十五天……”

    哪知,听到敌人主动聚在一起,朱棡却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