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_第351章 ,十倍利润和陈平的巡视(1 / 2)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51章 ,十倍利润和陈平的巡视(1 / 2)

大汉七年四月十日,香料岛,永宁镇码头。

    丁磊他们惊愕的发现海平面出现一艘海船,他们可以肯定这不是南海舰队给他们补充物资的海船,毕竟来南海舰队出动一趟不容易,朝廷不可能如此浪费,只派一艘海船过来。

    但他们还是极其兴奋的迎接上去。毕竟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海岛上,任何新人的到来都会让他们极其激动,很快海船靠近码头。

    为首的人走到丁磊身边行礼道:“某家季宇,乃是广阳国公门下,此次来到香料岛多有打扰将军了。”

    “广阳国公!”丁磊恍然大悟了。难怪有这么大的本事来到香料岛了。

    “这里香料到处都是,掌柜可以自己组织人去摘取,只是要注意一下岛上的野人,当然我等仓库中也有一些香料,可以卖给你们,但价格~~~”

    季宇却拿出一张盖着太尉府印,南海舰队将军府印的书信说道:“某此次还带了200想要定居在香料岛的移民,按照朝廷的政策,将军您要给某200石香料。”

    丁磊马上拿起这张书信仔细观看,上面大致意思是为了鼓励民间船队帮助朝廷移民,每带一个移民来到香料岛就可以获得一石香料。书信的最后盖的是太尉府印和南海舰队将军府印。

    丁磊道“既然是太尉府和南海舰队将军府的命令,末将定当照办。”

    这对永宁镇本就是好事,在这里香料几乎无穷无尽,但汉人却极其稀缺,朝廷用这样的方法来增加移民对他们来说是更好的事情。

    季宇的海船除了带了200移民,还带了大量粮食,各种铁器、上千布匹丝绸,这些东西季宇全部卖给永宁镇,价格也和大汉差不多,作为交换丁磊的香料以一斤10钱卖了300石的香料给季宇。

    而后季宇的船队在香料岛短暂停留五天之后,补足干净的饮用水,各种蔬菜,再次返航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丁磊他们惊喜的发现,大汉的海船几乎每隔十几天就会来一艘,每艘战舰都会带着上百人来到香料岛。他终于不用担心人手不足的问题,整个香料岛的开发进入快车道。

    大汉七年七月二十日,会稽郡,丹阳县,飞亥造船厂。

    “开闸!”蒋明大吼道。

    随着蒋明的命令下达,工匠打开水闸,造船厂外运河的水快速流入,带动海船缓慢提出,而后他们被纤夫拉出造船厂。

    一切完成的如此顺利,连胡亥都忍不住鼓掌,而后对着身边一个商贾道:“吴老板,这艘海船您可以带走了,晚辈祝您一帆风顺,带着满满一层香料回到会稽郡,衣锦还乡。”

    吴老板看着海船激动道:“某也恭喜赵老板发财。”

    而后吴老板喃喃自语道:“终于造好了,某家也可以出海了。”

    也不怪吴老板如此激动,一个月前广阳国公的船队从香料岛回来,带回6万斤香料回来,这些香料马上挂在会稽郡的货物交易所当中,不到一日就被卖空,整整卖了5000多万钱,交税之后广阳国公得到3500万钱,而广阳国公购买海船和各种补给,雇佣人手也不过只花了300多万钱。

    因为所有的物资货物都是在会稽郡购买的,所以在会稽郡商界政界,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广阳国公的成本,一趟海报就赚了十倍的利润,这造成的轰动是极其巨大的,甚至超出了朝廷的舰队。

    朝廷舰队虽然也能赚十几万金,但这些钱都是朝廷的,朝廷本身每年税收和少府的收益就有几十万金,所以天下的人即便知道朝廷赚钱了,造成的轰动就算不得大。

    毕竟大家和朝廷总是隔着一层,而且大家也算不出朝廷花了多少,赚了多少,真正的利润有多少。

    大家只能隐约的感受到朝廷去香料岛很赚钱,但赚了多少钱谁也不知道。

    但这一次广阳国公的海船,算是给他们真正的显露出海洋贸易的利润,出海一趟就有十倍的利润,这谁能抵得住这样的诱惑。

    现在此时的会稽郡就已经疯狂了,躁动了,所有人都在谈海贸,所有人都想去香料岛。

    而胡亥算是赶上东风了,广阳国公等上会稽郡的时候,飞亥造船厂刚刚改造好,本来它的启动资金都差不多花光了。

    但季心赚了十倍利润消息传开之后,海量的钱财向着砸向胡亥,只为了得到他船厂当中还没有一块木板的海船.

    吴老板是本地人,他的纺织厂正好就在飞亥造船厂一旁,在知道胡亥已经请了朝廷的大匠,准备把这里改造成能制造海船的船厂,当即就下了30万定金,定下了飞亥造船厂第一艘海船。

    有了这笔钱之后,胡亥购买木料,帆布,绳索等造船物资,蒋明等工匠辛苦两个月时间终于打造出第一艘2000料的海船。

    而后胡亥跟着吴老板去农业钱庄转账,后续的100万钱也转到胡亥的账号当中。

    七月二十日晚,飞亥造船厂。

    此时造船厂灯火通明,这张圆桌摆在这里,桌子上摆着十几个菜,基本上都是硬菜,做下面还有几坛米酒。

    胡亥端起自己的酒碗道:“没有各位的辛劳,我们的第一艘海船不会如此快的造出来,某宣布,所有人多发一个月的俸禄作为奖金。”

    四十多工匠齐声欢呼道:“多谢东家。”

    “各位吃好喝,你们跟着我胡亥,以后好日子还多着。”

    “东家万岁!”所有的工匠欢呼道,而后开吃起来。

    胡亥则来到飞亥造船厂高层的那一桌。

    胡亥对蒋明道:“后续的款项吴老板已经打过来了,130万钱已经全部到账。”而后他小声对蒋明道:“这一艘海船我们就赚了80万,这其中你就赚了8万,某说的没有错吧,和别人做牛马,哪有自己做老板强。”

    蒋明激动道:“赵老板是人中之龙,某蝇随骥尾。”

    这才两个月就赚了8万,全年要是按照这个效率造船,他一年可以赚近50万钱。

    一旁的柱子问道:“胡亥哥,我们的订单已经到3年了,还是有人不断的向我们订船,这该怎么办?”

    现在胡亥也有一个幸福的烦恼了,就是产能不足,他一年只能造六艘海船,但现在却有上百艘订单,根本接不完,以至于他不敢继续接下去了,毕竟完成不了订单他也是要赔钱的。

    蒋明想了想道:“可以把四周的土地买下来,再建两个船坞,而后我们去吴县乡村招一批有木匠收益的农户,这样产能就能提升三倍。”

    胡亥皱着眉头道:“造船是一项技术活,普通的农户行吗?我们这可是海船,在海上出事了,那可是逃都没有地方逃,到时候船翻了沉了,我们不但赚不到钱,还要把身家性命赔进去。”

    胡亥虽然喜欢赚钱,但他可没忘记上任掌柜的教训。

    蒋明道:“以前有墨家大匠来我们造船厂讲课,教我们一些木匠技术,什么流水线,标准化零件,分工合作等等。朝廷的造船厂就是如此改造的,以前要两个月才能制造的一艘海船,经过墨家改造之后,连一个月时间都不需要了。

    某请教过墨着大匠,了解流水线的原理,就是把复杂的流程变得简单化,让新人也可以快速掌握技能。”

    “我们的造船厂也可以用流水,新招的木匠做一些简单的活,让他们只做一道工序,可以快速积累经验,经验丰富的工匠负责有技术的活,某在最后把关。这样的话最开始可能会慢一点但效率很快会提升起来。”

    现在飞亥造船厂可是有蒋明的一成股份,他怎么能看着钱从自己手中白白溜走,要是飞亥造船厂造船的产能提升三倍,他每年的俸禄就可以超过百万了。

    胡亥道:“改造流水线的事情就交给蒋大匠了,我等全力配合你。”

    朱沛则有些不解道:“东家,现在海贸有十倍的利润,我们既然可以制造海船,为什么不自己去运输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