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_第351章 ,十倍利润和陈平的巡视(2 / 2)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51章 ,十倍利润和陈平的巡视(2 / 2)

    胡亥道:“你也不看看现在弄海贸的是那些人,都是大汉的贵族,我们想要虎口夺食,哪里有这样的能力。刚刚那个吴老板,不要看人家肥头大耳,但人家后面的是内史令叶腾,有这层关系人家才敢玩海贸,我们要是贸然出海的话,谁知道会有什么下场。”

    胡亥的造船厂刚刚改造好,他的好大哥管弘就登门了,和他东拉西扯了说了一顿税务的事情,看上去是让他不要偷税漏税。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他这船不要乱卖,坏了规矩,坏了规矩的话,他这个造船厂很难开下去。

    这个时候胡亥才察觉,虽然已经有几十艘所谓的‘民间海船’去向香料岛了,但这些‘民间海船’每艘后面都站着一个权贵,这香料岛的头汤显然是留给他们的。

    胡亥当即表示不敢乱来,管弘看他如此上道,就给他介绍了一批客户,他前十艘海船都是管弘找来的,为此胡亥用掉了10万钱粮票,同时表示以后管弘介绍来的海船,每艘给1万钱的中介费。

    管弘看到胡亥这个小老弟如此上道,才满意的点头离开。

    “比背景谁没有,要不是家中那个老顽固,我等也可以加入海贸。”朱沛有的气愤道:“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想要成为成为战国四大公子那样的人,却不知道现在已经是大汉的天下了,天子容不下孟尝君这样的人。”

    他老子是不是圣人,其他人不清楚,他还能不清楚。他老子不过是想要扬名,成为战国四大公子天下游侠之首。但他的出身却不如战国四大公子,他只能靠道德来弥补了,从这方面来说他是做的极其成功的。

    但大汉毕竟不是混乱的战国,即便他老子有现在的声望,他还是要按照大汉的法令来行事,做不到像战国四大公子那样呼风唤雨,动辄改变天下局势。

    胡亥继续道:“造船业能赚一倍以上的利润,已经是很好的行业了,不要看现在他们去香料岛疯狂,但香料的利润跌的很快,他们的好日子没有几年。”

    现在香料的价格已经跌下900钱一斤了,想到还有几十艘海船往香料岛赶,胡亥很不看好香料的前景。

    话分两头,吴县城外。

    王道带领所有会稽郡高层前来迎接视察的假相陈平。

    徐凡一直对大汉地方抓的非常严,他甚至有把朝廷巡视的制定固定下来的想法,以此震慑住地方官吏的违法行为,今年他派遣假相张良巡视河北之地,假相陈平巡视中原江淮之地。

    看着陈平的车队缓缓靠近,王道内心是极其复杂的。

    当年他和陈平是一同投靠当今天子,陈平不过是一个普通士子,而他却是孔师的大弟子,他的发展本应该比陈平更好。

    只可惜现实却不如他愿,他成为县令之时,陈平已经成为郡守,等他成为郡守的时候,陈平却已经成为了朝廷的假相,地位远远不是他可以比的。

    “下官王道拜见丞相!”陈平马车靠近之后,王道领着会稽郡的高层行礼道。

    陈平下马车扶起王道笑道:“朝廷已经下令了,此次巡视不需要接待,尔等按照日常行事即可,天子最讨厌这样的繁文缛节,说这样的行为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并且斥之为形式主义。”

    王道脸色顿时尴尬住了,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陈平淡然道:“你们都回去处理公务,由王郡守带领本相看看你们会稽郡的发展。”

    其他会稽郡高层只能行礼道:“诺”

    而后陈平道:“去吴郡造船厂。”

    王道行礼道:“诺”

    一行人直奔吴县造船厂。

    和胡亥的小造船厂不同,吴县造船厂是整个大汉最大的造船厂,整个造船厂建设在吴县沿海,船坞有7座,工匠有大大小小的工匠有上千人,可以说这就是一座造船的城市。

    而陈平来的时候,正好是吴军造船厂第一艘5000料海船下海。

    造船厂厂长卓虹请陈平下令开闸。

    陈平道:“开闸!”

    汹涌的海水开始进入船坞,很快如同庞然大物的5000料海船缓缓驶出船坞。

    陈平看着这如同巨人一般的海船感叹道:“当年始皇帝的蜃楼也不过如此。”

    卓虹摇头道:“这艘海船还是有所不如,当年蜃楼据说有上万石,如同海上的宫殿一般,不过我们这艘船专门用来捕鲸的,龙骨进行了加固,坚固程度应该比蜃楼要高。”

    陈平感兴趣道:“原来这就是捕鲸船!”

    陈平对捕鲸业的重视还在香料业之上,在他看来香料不管如何挣钱,但毕竟是奢侈品,对大汉国力提升有限。

    但捕鲸业却完全不同,一头鲸鱼有十几万斤重,这其中鲸鱼肉,鲸油,甚至鲸骨都是可以增强大汉国力的,捕鲸业一年给大汉增加了几百万斤肉,就相当于给大汉增加了上千万斤的粮食,说是国本也不为过。

    而后陈平在卓虹带领下参观了吴县造船厂,几个船坞他全部都看了一遍,里面都是铺好龙骨,制造完一半的海船。

    卓虹得意说道:“我们造船厂有7个船坞,几乎每个月都可以下水5-6艘海船,营收超过了上万金,利润也超过了三千金,我们造船厂的效率和收入都是整个大汉最高的。”

    不怪卓虹得意,他一个造船厂的收入超过了大部分的县,而且随着海贸兴盛,造船厂的利润还在快速提升当中。

    这个时候跟着陈平身后的墨者申屠普摇头道:“你们造船的工艺还是先秦流水线的那种工艺,都好几年过去了,伱们就没有想过要改进造船的工艺,提升效率?”

    卓虹听到这话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了,因为海贸的兴起,吴县造船厂的重要性上升,他这个厂长的地位也在上升,现在为了求一条海船,即便是国公,彻侯的家人都要对他毕恭毕敬,像这样难听的话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了。

    陈平道:“这位是墨家高徒申屠普,他为轨道马车改造过生产线,据说被他改造之后,轨道马车厂每半炷香时间就可以制造出一辆轨道马车。”

    卓虹有的惊喜道:“原来您就是申屠公,您的《作坊管理》一书,晚辈一直有拜读,却没有想到今日可以见到您。”

    申屠公不止是墨者,还是大汉马车作坊的厂长,他在做厂长的时候,提升了马车作坊好几倍的效率,工匠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劳动量却没有增加。

    大汉第一条木轨建设之后,他修建了第一条木轨马车生产线,把生产木轨马车的效率提升到极致,半炷香就可以生产一辆轨道马车的程度,引起长安城轰动。

    徐凡专门视察了大汉马车作坊,发现申屠普设定的工厂制度和流水线模式已经和后世很接近了。

    于是徐凡就让他把自己的工作的经验写下来,在整个大汉推广他这条提升效率的管理体系。

    于是他就写下了《作坊管理》其核心思想就五条。

    一工作定额原理根据对工作时间和动作的研究,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二标准化原理。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三能力和工作相适应。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四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五俸禄报酬要给充裕,达到工人的心理预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