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_第368章 ,战争经济与大汉强大的手工业(1 / 2)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68章 ,战争经济与大汉强大的手工业(1 / 2)

韩信他们看完火炮和迫击炮的演示后表示,他们更加需要轻便威力大的迫击炮。

    韩信更是说道:“火炮的重量还是太大了,难以跟着骑兵后面战斗,在大漠追击匈奴人的时候更是累赘。

    至于火炮破阵的能力,我军的重骑兵和铁甲骑兵都可以做到,火炮的价值不大,相对于而言一匹马就可以拉走的迫击炮,更加适合漠北大战。”

    徐凡只能加大对迫击炮的生产了。

    五月八日

    徐凡带领韩信三人来到长安城轨道马车厂场。

    而后韩信等人就看到了极其震撼的一幕,一个马车的底盘,在一条流水线上缓慢移动,而工匠们这忙碌的把一个个马车零件安装上去。

    不到半炷香时间,一辆辎重马车就出现在他们眼前,对韩信他们而言,这幕已经和神话传说没有多大区别了。

    韩信三人对视一眼,这才多久没有回长安,长安城居然出现人才大的变化。

    徐凡道:“现在九原郡,雁门郡加起来有2200辆辎重车,而想要承担10万骑兵在漠北的消耗,辎重马车就少不了,朝廷计算需要3万辆辎重车,才能维持大军在漠北的粮食供应。”

    为此朝廷已在天下的马车坊订购辎重车,光长安轨道马车厂就定了6000辆辎重车。八月之前,会全部送到北方。”

    “长安的辎重车,会先装上轨道车轮,押送物资去九原郡,到了九原郡才会更换普通的车轮,这样可以节省巨大的运费开支。”

    徐凡现在有点庆幸自己弄出长安轨道马车厂了,同时把流水线生产马车的方式推广出去,导致大汉的马车生产效率十几倍提升。

    没有这些流水线马车厂,3万辆辎重车的需求,大汉几乎不可能做到,那只能征调民间的辎重马车,这要把北方的各种车辆扫荡一空才能满足军事需求。

    这样的做的确是满足了军事需求,但这些马车可是大汉内部的红细胞,没有这些经济就堵塞了,这对民间经济的伤害是极大的。

    不说整个大汉的经济会受到重伤,刚刚有点起色的河北之地必定会受到重创。

    想要打一场漠北大战,花的钱真是夸张的要老命了,粮食,布匹,食盐,朝廷的钱粮如流水般哗哗的流出去。

    4月,大汉朝廷为了购买各种战略物资,花了20万金。

    5月,刚刚开始就已经花了5万斤金。

    大汉朝廷在花钱如流水的同时,从天空俯视大地,就可以看到一条条马车长龙,由关中,河洛,河北之地,向着大汉的边郡前进。各种军事物资堆满了边塞的各個粮仓。

    战争经济让整个大汉处于前所未有的经济热潮当中,甚至连河北中原之地的粮食价格也破天荒地提升到每石五十钱。

    大汉的朝廷虽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河洛河北之地的农户,大汉的作坊主,却是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经济的热潮。

    他们第一次发现战争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沉重的负担,反而给他们带来了财富,这是极其违反他们的三观的。

    但在这股经济热潮当中,所有人都在努力发财,根本没有几个能察觉到这一点。

    当然大汉百姓没有感受战争的压力,大汉朝廷的压力却极其大,把几千万石的粮食和其他物资运输到大汉的边上,这事情对大汉朝廷来说,算不上太难的事情,就是花费的钱财太多了。

    真正困难的反而是,把几百万石的粮食运输到大漠去,这是要老命的事情,甚至后者比前者更困难。

    把几千万石的粮食囤积在边上,封建王朝咬咬牙还能做到,但在运输几百万石粮食到3000里外的大漠,对很多封建王朝来说,舍命都做不到这里,即便是大汉朝廷想做到这点也是很艰难。

    徐凡都有点佩服能做到这一点的武帝了。

    十万骑兵去漠北,光士兵每个月消耗的粮草就超过了20万石,战马一般吃的比人多6倍,十万匹战马就是120万石粮食,不要说大漠不缺牧草,打仗的时候,哪里有时间给战马割牧草,更不要说战争时期,战马的消耗本就大,短时间给人吃草都不会有事,但给马吃草,它马上死给你看。

    所以汉军去了大漠每个月要消耗的粮草就超过了140万石。

    而这些粮食要从大汉边境运输大概三千里抵达前线。

    大汉的一辆辎重车进行了钢铁化改造,车轮上用了圆柱轴承,对重点部位进行了钢铁化改造,大汉的辎重车极限载重30石(1800斤)。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最重的辎重车,但即便是这么大的辎重车,3万辆辎重车一趟只能运输90万石粮食,所以大汉的每辆辎重车要在一个月内走两趟,才能满足前线的军需要求。

    大汉有徐凡这个外挂,都很难把粮食运输到3000里之外的漠北前线。

    真很难想象武帝是如何维持漠北的十万大军的。

    好吧,徐凡也知道,史记上记载的清清楚楚,武帝用盐铁官营,白鹿币,高缗令收刮天下的钱财,大汉的各个阶级都受到了武帝的残酷盘剥,大汉的六十年的积累,在这场大战当中消耗一空。

    为此太史公专门记载了一篇酷吏传,讲述这些酷吏是如何盘剥天下,武帝一朝酷吏,抵得上后世所有酷吏之和了。

    季心他记得以前一辆辎重车价格在两万钱以上,眼前的自动车比他们以前的自动车更大更坚固,想来价格不会太低,想来5——6万钱都有可能。

    他担忧道:“辎重车价格不菲,朝廷一次性订购如此多的辎重车,朝廷的钱财充裕吗?”

    徐凡笑道:“你这就不知道大工业生产的能力,现在的辎重车虽然运载量更大,质量也更好,但价格却变得更加便宜,这辆辎重车的成本没有你想象当中的两三万,甚至都没有破万,成本价只有5000多,朝廷用6000钱购买,他们还有点赚。”

    “6000钱?”韩信等人纷纷不可置信道。

    6000钱的车,在他们的印象中只就是那种两轮的牛车。

    这些坚固又美观的辎重马车,怎么看都不止6000钱!

    徐凡道:“就是6000钱,半炷香时间做出一辆马车,和花半年时间坐一辆马车出来,价格当然不一样。”

    “所以你们不用担心辎重车耗费的太大,3万辆辎重车也不过是2万金而已。”

    “价格怎么可能会如此低?”吕臣喃喃自语道。

    这个价格已经有点击碎了他的三观。他在吕国坐的两轮马车也要3万,就这也不比大汉的牛车精美多少,但这是自己家工匠制造出来的马车,忍着颠簸也要使用。

    徐凡笑道:“这就是标准化带来的效益,流水线能几十倍的提升产能,你们都知道。”

    吕臣等人纷纷点头,这点他们还是知道的,大汉最先进的流水线就是长箭生产线,直接把长箭的价格打到原本的十分之一。

    其他的势力在战争当中临阵三箭都舍不得射,而汉军一方却常常是箭如暴雨,射的暴秦的军队不敢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