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从怒晴湘西开始的马甲生活(锦花钰汐)_第三十九章(2 / 2)_[鬼吹灯]从怒晴湘西开始的马甲生活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三十九章(2 / 2)

这人真是的,我抱怨了一下,一股无法忽略的甜意却慢慢地涌上心头,我把胳膊凑他嘴边。

“安啦安啦,我没犯脑残病,”我催促着他,“我的血是邪毒克星,比任何的古方秘药都要有用,别浪费我一番心意,喝吧。”

陈玉楼面无表情地看着我,“下回要是再自作主张,我就打你屁股,当着大家的面打。”

我下意识的用另一只手捂着小屁屁,那里似乎又泛起了隐痛,然后看到那帮人面色古怪,好像在憋笑你们别这样,听我解释啊喂。

我面上一阵阵的烧热,都是他害的,我恼怒的瞪向陈玉楼。

擦,大烂人,简直要给他跪了tat我做这一切是为了谁,他究竟明不明白==+

某个王八蛋才是真正的好心当成路肝肺的典范,太可恨了。

我心中正呕,忽然感觉到胳膊上有一个温润的东西,我低头一看,陈玉楼抬着我那手腕,嘴唇覆盖在伤口上面,那触感就是这样传来的。

我身子僵住了,半身几乎麻木。

不知是不是刻意的,陈玉楼的舌头不停的舔舐着我手臂,然后那双眼睛看我的时候似乎盛满了笑意,在那样意味深长的视线下,我更不敢动了,同时一股股酥酥麻麻的感觉袭遍全身

我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具体表现在方方面面,不仅是外在,连精神上也仿佛遭到了会心一击,而且正中靶子。

我从来没有比这一刻更深的意识到,撩人陈玉楼是顶级的专家,我那点小把戏,在他眼里可能就是小孩子过家家。

过了半响后陈玉楼终于松开唇给我上好药,嘶哑嗓音轻声响起。

“嗯,小丫头很甜。”

听着他一语双关的话,我已经相当适应了。

不然还咋样,我又弄不过他,不能反抗只能享受呗qaq

我吸取教训,一路上再没理过陈玉楼。

我们已经来到山谷左侧的山脚下,这里已经偏离了蛇溪很远一段距离,却几乎是三道断虫墙的正中地带。

一大片的藤蔓遮挡下一座小庙若隐若现,这是当地人供奉的山神老爷。

山神泥像的旁边分列着两个泥塑山鬼,都是青面獠牙,象是夜叉一般;左边的捧个火红葫芦,右边的双手捧只蟾蜍。

大家在蟾蜍前看了一阵,鹧鸪哨眼尖,发现神殿最尽头,横向排开的九只巨大蟾蜍的石像。

陈玉楼擅长风水易数,就按九曲回环之数从左至右先将蟾口相应方位排列好了。

可是做完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内殿中什么反应也没有。

大家都很疑惑,陈玉楼领着我们来到神殿外一侧角落不知什么时候裂为了两半,下面露出一道石门。

“幸好你耳尖。”我夸了陈玉楼一句,一进来我看到地上落了好多的动物化石,有一些似乎还是象牙,可惜,我们人手不够,不然这些象牙带出去就能过个肥年。

老洋人打了一发照明弹,那边有水波闪动,应该是条地下河。

我们在这里休息了一下又检查了一番装备,打算轻装上阵。

兵铲和登山镐、各种绳索以及水壶食品这些比较沉重的物品,还有武器弹药之类,这些都集中在一个大的防水袋里,四周绑上充气的气囊,这样可以随时把这些装备借助水的浮力浮在水面,拉着它也省些力气。

当一切准备好,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我们踏着暮色进了隧道。

走了几下,象牙化石越来越多,最后层层叠叠的堆满了整个殉葬坑。我看的心绞痛,这都是钱啊,把这些腾出去,至少几年不用奋斗了。

这帮人,没文化,真可怕!

里面的光线度不够,老洋人又是打了一颗照明弹,于是我们都看到了一个微弱的白色人影。

虽然洞穴中非常黑暗,但是那个人影上的白光却越来越清晰,那是个全身素缟的女尸,她似乎是从水中漂过来的,不过她只现身了一会就消失不见了。

在这种地方出现一个古怪的女尸,而且来无影去无踪未免觉得有些不妥。

鹧鸪哨神色轻松,好像根本没受到一点影响,陈玉楼亦是如此,让我不由得感叹,姜还是老的辣,主心骨强大就是不一样。

哪像胡八一,咋咋呼呼的,没得到我家怂猫半点的大将之风。

这个时候我们走到一个状似葫芦口的地方,这口子大的出奇,我们几个站在这里就像小人国里的人一样小,而且周围的植被也出乎寻常的高大,仿佛是来到另一个世界。

我打起了精神,等下会有恶心的东西出来,果然一只体型巨大的蟾蜍陡然跳出水面。

那庞大的体型简直是普通蟾蜍的数倍,大蟾蜍伸着老长的舌头将空中的大蚊子卷住然后吞入口中。

这一刻,水面乱成了一锅粥,就在蟾蜍的吞蚊子的时候,无数的蟾蜍钻了出来。那些怪蟾大得惊人,密密麻麻的,数不清楚究竟有多少。

“啊!”花灵一声尖叫,将头埋在昆仑怀里,我很理解,女孩子多多少少有些洁癖,蟾蜍的样子太膈应人了,我也有些不适应。

我做西子捧心状歪倒在陈玉楼怀中,眼神飘的厉害,“血压已清,人已残废,需要救治。”

陈玉楼拥着我,一下一下摸着我后背,这真是太可怕了,我宁愿面对几十只僵尸也不要和虫子战斗。

大家只能干等着,看着那只蟾蜍一筹莫展,鹧鸪哨默默观察地形,然后伸手一指,“我们从那边上去。”

我们跟着他二人来到左侧比较平整的一个石台上,这片石台十分坚固平稳,面积也不小,容下五六个人绰绰有余。

不过这石台显然是人工穿凿的,大家猜测可能是献王时期留下的产物,老洋人是个行动派,直接用铲子清理湿苔,没几下,一幅幅复杂的浮雕就显露了出来。

“师兄,底下真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