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时光,如同这座城市的天气,总是忽晴忽雨。
刚在一起,陈念沂的日程便被蒋璐安排得密不透风,许鹿的新闻系又搬去了新校区,两人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
那一年,陈念沂像是替蒋璐卖命的机器,奔波于录音棚和各大音乐节,音综节目之间,同时还要兼顾学业,参加系里的比赛,整个人都处于极度透支的状态。
许鹿曾问陈念沂,突然答应签约,是否跟许家那笔人情债有关。
陈念沂搂着她,疲惫地将脑袋搁在她肩头,言之凿凿说当然不是,不过是因为蒋璐放宽了条件,而他也觉得这是乐队被更多人看见的途径,才松了口。
但签约后不久,陈念沂便将许家那笔钱一次性还清了。
许鹿再迟钝,也能猜到几分。他宁愿欠蒋璐,欠银行,也不愿意欠她。
失落不是没有的。
但她多少能理解陈念沂的想法,也没拧巴。
只是,为了能多看他一眼,又或是陪他走过那段艰难时期,许鹿便开始了同样动荡的生活。
每到周末,她便拎着行李箱追着他跑,像不知疲倦的影子,见缝插针混迹在各种活动中,像最虔诚的信徒,为他振臂高呼。
当她凝望着舞台上,那个像恒星般被环绕的人时,心里无疑是骄傲的。
他们可以拥有他的歌声,但只有她,能拥有他这个人。
起初,她瞒着陈念沂,直到有次,她不小心被场内疯狂的观众推倒,混乱中引起陈念沂的注意,这才东窗事发。
因担心她,陈念沂的语气又冷又凶,许鹿憋着一股闷气,听他数落完,也不吭声,倔强地拎着行李箱,便去了车站。
末班车已走,她又饿又冷,在车站买了碗泡面,正捧着,就看见陈念沂找了过来。
对上那双因为焦急而发红的眼睛,许鹿妥协了,答应他以后不会再一个人出远门。
但许鹿很快便食言了。
她依旧一站站跟着,风雨无阻。只是行踪更隐蔽,行事也更小心周全。
直到某次将手机落在了座位上,被清场的工作人员捡到,交给了主持人。陈念沂瞥见那个熟悉的手机壳,便拿过来,试探着解了锁。
点进去,屏幕正好还停留在相册页——他的照片上。他翻了下,太多太多的照片,几乎他的每一站演出,她都从未落下过。
那一刻,陈念沂的心里,既动容又酸涩。
许鹿是在便利店买东西时发现手机不见的,急忙跑回去,已经散了场。她站在漆黑的场馆门口,正不知所措,便被人拽进了场内。
灯光亮起,门被锁上,她跌入了一个熟悉的怀抱中。
接着,她跟着陈念沂回了酒店,本以为会挨骂,对方却温柔地替她吹着头发,说,“以后如果想来,就跟我一起。”
“不太方便吧,要是你那些工作人员问起怎么办?”许鹿仰头笑道,“要不,就说我是你妹妹?”
“哪门子的妹妹?”陈念沂瞥她一眼道,“我妈只有我一个儿子。”
“那怎么说?”许鹿苦恼道。
陈念沂把吹风机收了,坐在床边,捏着她下巴,在她唇边轻啄了下,道,“家属。”
许鹿倒吸了口凉气。
“怎么,有问题?”陈念沂微眯着一双狭长的眼睛,捏着她的力道微微收紧。
“我这不是怕你粉丝要知道了你不是单身,会失望吗?”许鹿试图掰开他的手。
“就不怕我失望?”
“我——”许鹿抬眸,顿时闭了嘴。
陈念沂的眸子里似是有火在烧。
心跳猛然加速的时候,腰被蛮力揽过去,一双炽热的唇便落了下来,风暴之中,她顿时成了被俘虏的猎物。
那晚,她睡床,他睡沙发,但其实谁也没真正睡着。
自那以后,只要没课,许鹿便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跟着他。
从烂漫的春夏,从阑珊的秋冬,他去了多少个地方,她的足迹,也踏遍多少座城市。
这样动荡疲累的日子,终于在一年后迎来转机。
那时,蒋璐所在的唱片公司因人事斗争而解散,她也算义气,一纸合约作废,放了陈念沂。
所以大二那年的暑假,他们终于有大把时间黏在一起,母亲们又都出去旅游了,整整两个月,许鹿几乎都在陈念沂家度过的。
盛夏,正是最燥热的季节。
昏暗的房间里,窗帘被拉上,两个人弹琴,听音乐,彼此倚靠着,看书看电影。
许鹿喜欢看文艺爱情片,陈念沂不感兴趣,便靠在旁边随手翻着书,时不时瞥两眼屏幕,心猿意马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