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十章 巧合
这村子不大,宋隐用最快的时间在周围转了一圈,除了显得非常同质化的腐木和破房子,再没发现什么其他有用的。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小村子里姓“黄”的人非常多。所以有一些可能,这个村子可能是叫什么“黄家村”之类流俗的名字。
不管怎么样,这一趟来的不能算是没有收获。但宋隐可不信什么巧合之类的话,怎么一提到休整,十七姨径直带着他们到这里来了呢?
连发现那个妆奁都让她觉得,一切都是太过巧合了。
既然十七姨是李翊安的手下,来这儿的时候又是打马直接来的这里,那么这趟行程大概是在蕴霖镇的时候就安排好的。
看来师父他们早就查到了这处荒村,至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宋隐,想来还是想让她亲眼看到罢了。
宋隐又迈出一户房子,脚底下踩着的是无数的污糟,无数的无人知晓的,唯有除却人之外的各种生物构成的庞大国度。
再走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月上中天之时,本来就荒凉偏僻的地方因为深夜的缘故显得愈发诡异。
宋隐一撒眸,看到那个刚进来时就注意到的,已经被风化得残缺的织品,夜风在山谷间呼啸而过,骤然全部涌向了那个已经破烂不堪的旗帜。
风掠过四野,掠过宋隐的周身,那几个大字就随着锦帛的展开而展开。
上面字迹的色调比暗红色要明亮很多,但无论如何都是被泥浆和雨水冲刷过一遍又一遍后杂糅着泛白的边角和溅上的污泥。
那里只题着一个大字:“宁”。
是自己母亲的母家的姓氏,敢持这面旗的,从大盈开国起始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外祖父宁奉麾下的军。
当年为何用了“宁”字而不是大盈的“盈”字,大致是能想到两种说法。
一则,宋隐的外祖父当年那支队伍是自己带出来的,不完全隶属于大盈,也就是建庆皇帝。
二则,“宁”字写在军旗上,也许是在皇帝的允许之下,应该是十几年前被建庆皇帝派来平反的。
宋隐驻足看了一会儿,然后左手摸上了左边腰间的短匕首。
她大步走过去,泥水早就沾满了鞋底,抬起一只手,抓住了猎猎作响的破帛。大风穿过山谷,越过山脊簇拥而来,手中的东西鼓动着挣扎着,像是苟延残喘的生命最后的抵抗。
“刺啦”一声划破了沉闷的风的声音,宋隐从小丘上跳下来的时候,手中已经多了一张写有“宁”字的军旗。
暗红色的旗子被宋隐拿在手中,大风掠过她的脸颊,吹起鬓间额上的墨色发丝。她不再像是从前在上京城的小院子中养大的那棵松树,反而像是生长在悬崖峭壁的一棵劲草。
疾风知她。
-
“你可知道死的人是谁?”今日李翊安方到上京,进了城便直奔了汀兰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