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事情的真相都是不怎么好听的。
赵无缺说完了这件事后谈性全无,闷着头带谢琢往回走,定州军的营盘很大,走了没多久就能看见招展的旗帜,看守辕门的士兵瞧见赵无缺回来,麻溜地打开大门。
在踏进营盘大门后,赵无缺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若有若无地拉开了和谢琢的距离,脸上吊儿郎当的表情也换了更为板正的凝重,用行动表达了对跟在自己身后的这个人的不满。
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两人走到谢琢居住的帐子外,四下无人,赵无缺站定了,瞧了谢琢片刻,忽然咧开嘴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希望你像京城那些人说的一样聪明,定州军的追杀可不是小孩儿过家家,万一你真的死了,我们的交易就作废了。”
谢琢突兀地听见了“追杀”一词,这可从没有在他们之前说好的范围内出现过,不过他对于赵无缺突如其来的通告也没有什么惊讶之情,反倒是早有预料一般,平和地点点头:“理所应当。不过你大可放马过来,虽然我不是习武之人,但是……读书人的心眼,可比你想象的多得多了。”
赵无缺摸了摸下巴,啧啧感叹:“好气魄!我大母最喜欢你这样的人。”
“承蒙厚爱。”谢琢脸不红气不喘地点头,毫不谦虚地承认了自己的魅力。
赵无缺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好像又一下子高兴了起来,转身朝自己的大帐走去,边走边抬手朝后头挥了挥,像是一只手长脚长的大猿,走着走着还要分心去踢一脚旁边的雪堆。
当他快要消失在拐角时,谢琢往前走了两步,声音不高不低:“最后一个问题,六年战役的第五年初,定州被围困逾一年,而后开城投降,直接导致青、芒二州沦陷,虽然后来定州在北蛮撤退时阻截后路击溃大军,具表朝廷时也说投降是惑敌之计,但因青芒二州之事,朝廷仍问责了定州,此事是否有更多隐情?”
其实何止是问责,在那寥寥数语的史书中,留给定州的只有一句“困逾年,降,怯战之军也”。
就这一句话,把定州军十数万人钉在了永恒的耻辱柱上。
赵无缺的背影陡然僵硬住了。
这个问题似乎比之前那个问题更加难以回答。
在他给谢琢讲的这么多故事里,都模糊了时间,从情节上来推敲判断,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战役刚开始的那几年,北蛮人人弓马娴熟,有控弦之士数十万,兵分几路南下侵夏,右贤王率右路大军从山坳转道,左单于率左路大军沿着长城直取西南,而定州面对的就是草原王庭亲率的人数最多、精锐最充足的中路王帐铁骑。
定州在刚开始几年还能依靠后方的支持和北蛮出城对战,但随着左右两路大军南下侵扰,后方也逐渐自顾不暇,定州慢慢落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从出城对战到固守城池不出,再到被围困封闭,终于在被围困了一年多后,于第五年初开城投降。
当时前去献城投降的人,并不是定州军将军赵无缺,而是赵家的老太太赵胡氏。
这一举动引来了北蛮人的耻笑,他们并不觉得一个女人来投降有什么不对,在几年的作战里,谁都知道这一代的大将军是个胆怯无能的废物,只会躲在亲卫队里、中军帐中,做一个乖巧可爱的废物,大部分时候在阵前督战的都是这位养育了许多赵家儿郎的老太太。
北蛮仇视赵家,却也敬佩这样厉害的女人,就像是见到了草原上凶狠护崽的母狼一样,生活在草原上的人都知道,带崽的母狼是最可怕的动物。
北蛮人大声嘲笑躲在祖母背后做缩头乌龟的赵将军,甚至不屑于杀掉他,而是傲慢地将他作为一个胜利的象征架在了定州军里,至于那位出城献降的老太太——他们谨慎又快意地将这个打败了他们许多次的老妇关在了牛马圈内,像对待羊奴一样欺辱她,从中获得胜利者野蛮的征服感。
半年后,北蛮败退北逃,定州截断后路关门打狗,北救出来的赵老夫人身体衰败,被汤药吊了几年性命后就撒手人寰了。
本来赵家的女眷都是应该赐予诰命风光大葬的,但因为这亲手献城的举动,朝廷刻意无视了这件事,在他们看来,他们没有追究赵胡氏的责任已经是宽宏大量了,只有定州的官僚碍于情面草草来吊唁了一回,就结束了这个女人算得上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就是定州关于那场献降人尽皆知的一些碎片,谢琢询问过那些老兵这件事情,只得到他们的缄默和摇头,他们似乎在共同保存享有这同一个秘密,这个秘密使他们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即使面对揭开真相为自己正名的机会,他们也不屑于将之袒露出来。
赵无缺转过脸,神情没有任何异样,轻描淡写道:“不是所有事都有所谓的隐情的,定州投降不过就是实在撑不下去了,后面的什么诱敌也只是时势恰当而为之罢了,说是怯战之军……并没有什么不对。”
说完,他不等谢琢问更多,大步踩开了积雪,向前走去。
谢琢看着他的背影最终消失在拐角,没有追问更多,转而掀开帐子入内,开始换衣服整理东西,准备做一个发现了大秘密后逃跑上京告状的人。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谢琢绝不可能无缘无故发现军钱的秘密,最好的解释就是,他察觉异常后暗中调查,层层摸排,顺藤摸瓜抓到了定州军主帅,发现了这样大的一个秘密,以谢琢的性格,当然不可能装作无事发生再在定州军里呆下去,必然会伺机跑回京城告发赵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