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为王(顾雪柔)_70、第七十章(1 / 2)_乱世为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70、第七十章(1 / 2)

乱世为王 顾雪柔 3681 字 2020-08-01

游淼议定二月发兵之事后,赵超要留游淼吃饭,游淼因李延之事不敢多留,只得又疲于奔命地离去。

这次依旧是当年的公子哥们,都成亲生小孩了,掐指一算,已过了将近九个年头,游淼坐下时唏嘘不胜,见游淼时,所有人都在笑。

“能把你请回来,也真不容易。”李延绝口不提朝廷上的事,笑道,“来,哥哥们敬你一杯。”

“不敢不敢。”游淼笑道,“该我敬你们一杯,这些年里,大家都辛苦了。”

平奚道“听说你和巴图还交了朋友,那人怎么样”

游淼想到自己被胡乱扣上的“里通外国”的罪名,不敢多说,答道“只不过是伪装,我在他手下杀了贺沫帖儿。”

游淼心道那天来黄河边接他的人里也有李延平奚,便索性不瞒他们,又道“求和信已经交给陛下了。”

李延道“连鞑靼都不想战,可见是怕了。”

游淼抿了口酒,答道“陛下出征之意已决,各位还是不要多说的好,当年来扬州的一天,各位就发过誓,说总会有回到中原的时候。”

数人都想起逃离延边的那一天,平奚叹了口气,重重放下酒杯,说“子谦,我也不瞒你,这么多年了,你也知道哥们说话,从来不遮着掩着的。”

“你要战,我们都明白,也都知道战的好处。”平奚道,“可局势不像你想得这般乐观,三年前的决战险些就拖垮了江南,如今要是一打三年,只怕不用谁再来攻,天启就已”

“我知道。”游淼淡淡道。

“国事不可冒险”秦少男又道。

“你跟他说这些。”李延微怒道,“他怎么可能不懂我问你,游淼,你是为了沙那多才主战,是也不是你压根就没将天启当做家过别以为老子不知道,打完鞑靼后,陛下还答应借兵给沙那多”

“他也为天启做了许多。”游淼道,“这是理所当然的。”

“我不反对决战。”李延怒道,“但绝不应当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再给我二十年,鞑靼根本不用怎么打,便将自己瓦解”

“再过二十年”游淼声音也

大了起来,“就轮不到在座的各位说了算了你们觉得等陛下老了,还能有这雄心壮志么只怕到时候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那么你就要拿十五万军民的性命,去打一场不知道能不能赢的战”李延怒道。

游淼答道“打仗有谁是必赢的你告诉我”

李延跟游淼说不通,游淼也不想再与李延废话,他懒得再去听李延的国策,这些都写在折子里了,不用说他也知道李延的目标是远交近攻,在鞑靼示好的情况下先达成合议,再逐一收拾盘踞关内的五胡。最后才解决鞑靼。

这法子游淼不得不承认是最保险的做法,连横合纵,自古有之,但要推行这套策略,没有五十年,一百年,无以达成。中原士人南逃已久,都有疲态,假以时日,待得大家都老了,赵超又无子嗣,万一横征暴敛,戾气发作,江南一地必将痛苦不堪。

当然这些话游淼不敢说,说了就是议圣,就算赵超不捅死自己,被参上一本也不是玩儿的。皇帝到了老时大都会变,且是性情大变,尤其赵超这种没有安全感的皇帝,少时经历过大起大落,到了晚年就更难以接受意见。到了那个时候,游淼自己拍拍屁股走了,留下的可都是烂摊子。

天启上一次险些亡国,就正是因为从国内开始烂的缘故,一棵大树,不用外族来推,自己便剩下个空洞腐朽的树干,稍经风雨便无法承受。

“你既然要这么说。”游淼道,“便当是我一意孤行,开一言堂罢,聂将军今日已得虎符,去调兵出征,李治烽也在安排了,这事是无法改变的。”

“游子谦你连民意都不听了么”李延咆哮道。

“怎么听”游淼怒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准备了这么多年,就等这个时候”

“万一败了如何”平奚问道。

“败了我自会负责。”游淼答道。

李延道“你拿什么负责如今的天启看似富庶,却止于外强中干之景,十五万士兵的生命,江南人的家庭,你负得起这个责”

“负不起。”游淼哂道,“也就是一条命,等败了再来问我这话不迟。”

“简直就是疯子。”李延咬牙切齿道。

游淼放下酒杯,淡淡道“告辞。”

游淼离开酒楼出来,被风一吹,头脑隐约清醒了些。

他不得不承认李延比他看得透,毕竟他多年在朝中当官,知道各地的民意。现在贸贸然开战,不是全胜,就是全败,毫无余地。

就连他自己也开始动摇了,生怕像李延所说的那样,一战拖垮了天启。此刻与多年前的情况又不一样,那时候北人南来,整个江南都开始恐慌,是以军民上下一心,愿意一战。

现在,还难说得很。

游淼回到政事堂内,还来不及细想,六部的文书便已堆成了山。诸给事中们还在熬夜批阅,游淼便坐在孙舆曾经的位置上,发了会儿呆。如果是先生,现在会怎么做

老头子的内心总是十分强大,强大到游淼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他的决心犹如一堵墙,犹如永远驻在游淼的背后。坐上这个位置时,游淼仿佛也感觉到,孙舆就是他背后的那堵墙。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游淼喃喃道。

“李将军。”

“沙那多殿下。”

给事中们纷纷起身,李治烽出现在厅堂内,游淼连李治烽什么时候来的都不知道,抬头时与他目光对视,看见他眼中温暖的笑意。

“你们好。”李治烽朝诸人略一点头,便算见过礼,李治烽为人倨傲,在朝中素来是传开了的,见六部尚书时,李治烽连头都不点,这么对给事中们说句话,已是看在游淼的面子上。

“吃饭了没有”李治烽问。

“刚喝了点酒。”游淼与李治烽一问一答,犹如在说家事一般,游淼与李治烽成亲的事,政事堂里也没少议论,虽说多少也有点不伦不类,但两人的关系,其余人都是清楚的,便见怪不怪了。

游淼与李治烽出来,又去吃了顿饭,回到政事堂时,已是深夜时分。

李治烽笑道“后天就要发兵了。”

“嗯。”游淼点了点头,心里还有点忐忑,李治烽又看着游淼,说“子谦,相信我,我一定能给你一个让你满意的新家。”

听到那话时,游淼心底又生出一股触动,他抬头看着李治烽,发现他已和从前判若两人。他的眼中洋溢着希望与神采,就像一个得到承诺的少年,飞

扬的眉眼仿佛在告诉游淼,他们的未来,即将开始了。

那一刻游淼下定了决心。

“朝中的事就交给我罢。”游淼说。

李治烽道“你注意身体,不可太过操劳了。”

游淼点头,月上中天,两人紧紧抱在一起,沉默无声。

三天后,大军开拔。

游淼在扬州军的军营中为李治烽亲手穿戴上铠甲,外头号角吹响,赵超携文武百官,全城军民来送,大军浩浩荡荡排开,一望无际。

四人再次聚在一起,赵超亲手一碗酒,敬了城下的大军。

“成败,就此一战。”赵超朗声道,“朕在扬州,盼着各位凯旋归来”

“吾皇万岁”

城下山呼万岁,黑压压的所有人跪下,游淼感慨万千,这一天终于来了,他无数次地设想过,待得北伐的那一天,自己该说句什么,又该如何送别李治烽与聂丹。

然而到了这一天,游淼却赫然发现,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眼泪夺眶而出,怔怔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大军离开,扬州城外一片荒凉。

这一天起,天启倾全国兵力,与鞑靼一战,以其收复中原。赵超给聂丹下的命令,是打到长城脚下,再等待议和之策。早在三天前,五胡便已得知此事,北方民族纷纷被惊动,调集兵力,预备在邙山下与聂丹一战。

第一战至关重要,一旦聂丹得胜,关中便再无险可守,与鞑靼的对决,只在指日之间。

游淼回到政事堂内,知道北方阵线与朝中各自的大战,即将开始。多少文官都在等候前线的消息,而两员大战无论战胜还是战败,都将直接影响朝中的格局。

四月十三,聂丹率军在邙山下展开第一次大战,李治烽率军突破河流北岸,那是游淼他们第一次从北方逃亡,途经之处。

根据军报,游淼紧张地看着地图,那里的地形他十分熟悉,聂丹选择了平原高处,与鲜卑、羯、氐三族的联军对战,对方兵力足有六万。时值初夏,正逢关中雨季,连日来暴雨倾盆。

“如果是你与他们打,会采取什么策略”赵超道。

“水攻。”游淼道,“河水看涨,平原上最适合以水辅攻。”

赵超手里拿着一封信,还在犹豫,游淼

又道“胡人以骑兵见长,邙山前平原土质松软,连日暴雨,骑兵行进定然不利。”

赵超拆开那封信,看见行军路线,聂丹的回报却是带领大军遁入邙山谷内。

“又朝山里跑。”赵超皱眉道,“大哥喜欢依山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