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小桂花婆婆)_第194章 第194 章(1 / 2)_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94章 第194 章(1 / 2)

“聘银六千两!”

        “青州窑梅花鹿纹梅瓶一对!”

        “龙泉青釉牡丹纹梅瓶一对!”

        “东槐村两百亩庄子一个!”

        “各式头面一十二套!”

        随着管家高亢激昂的一声声唱喝,  一台台聘礼如流水般地被婆子们抬进了后院。

        很快就把后院正堂给挤得满满当当的了。

        可这会儿聘礼才唱到一半呢,最后只能让婆子们把其余的几十担聘礼都往东西两间耳房抬。

        而此时的刘莲芝,虽瞧见亲家终于送来了自己最担心的聘礼数量,可不得不说,  等看到厅堂里摆满了红彤彤的聘礼担子时,  她心里还是万分喜悦的。

        唉,  管他呢,反正今早相公出门时就说过了,让自己啥都不用操心,一切有他呢。

        所以懒得去多想了。

        今日过来的全福人有两位,  除了黄次辅夫人外,还有一位就是武安侯老夫人,  她与老定国公夫人也是多年的手帕交,加上武安侯夫人和黄次辅夫人一样,  也都是儿孙满堂之人,  是以请她过来做全福人自然是合适的。

        前院的唱礼仍在继续,丫鬟迎了两位全福人往后院来,  刘莲芝到二门处接人,  等看到两人过来后,连忙迎着她们往内厅走。

        “今日倒是累着两位老姐姐了,  快快快,咱们先坐下歇歇。”

        见人进来后,徐氏忙笑着请两人落坐,丫鬟们紧跟着奉上茶。

        武安侯夫人虽是第一次过来周府,可她与刘莲芝在外头宴席上也是时常碰到的,  因着老定国公夫人的关系,  武安侯夫人对刘莲芝颇有照顾,  经常会找她说话聊天,这样几次下来后,两人倒是熟络了不少。

        加上她和黄次辅夫人一样,也不是个扭捏之人。

        这不,爽快坐下后,她就接过丫鬟递上来的茶,咕噜咕噜喝了好几口,才道:“来时可有马车坐着呢,哪里能累着我们啊,只是嘴有些干倒是真的。”

        说罢,又端起茶盏喝了两口,方解了渴。

        黄次辅夫人见状忍不住笑出声来,“不晓得的人还以为你早上是就着盐巴吃的稀饭呢,不然哪能渴成这样。”

        武安侯夫人笑道:“主要是周夫人家的咸鸡蛋实在好吃,这不一吃起来就忘记收住嘴了嘛。”

        今日自己可是吃了一整个咸蛋黄呢。

        一听侯夫人说到了自家的咸鸡蛋,刘莲芝忙开口道:“既然夫人爱吃,待会儿我再给您拿上一些。”

        “哎呦,我算是明白了,你这哪是真的口干啊,怕是借着由头想哄人家的咸鸡蛋吧,既然这样,那这会儿我也觉得嘴干的厉害呢。”

        说着,黄次辅夫人也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

        徐氏笑得肚痛,“都有都有,等会儿给您也拿上一份。”

        有人喜欢自己做的咸鸡蛋,徐氏肯定高兴,再说鸡蛋都是自家母鸡下的,基本不用再另买。

        要徐氏说,女婿这个做咸鸡蛋的方子实在是好,费不了多少银子不说,还能让这么多人喜欢,话说去年自家可是用咸鸡蛋走了好多家年礼呢,收到的人家就没有说不好吃的。

        且这咸鸡蛋旁人也不是没有试着做过,可做出来的都不如自家的好吃,别看就是简简单单的用盐腌鸡蛋,可没有正确的法子,最后做出来的咸鸡蛋肯定不能与自己做的相比。

        先不说味道如何,就是那鸡蛋黄,别人腌起来的看着干巴巴的,哪像自家做的那样,流油、翻砂、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也正因为如此,如今徐氏腌制咸鸡蛋时,更是不允许旁人在场了,这可是能给家里省下不少买年礼银子的方子呢,可千万别给传出去了。

        这边几人刚放下茶盅,立马便有婆子捧了大托盘来,木盘上头摆放着好几个小瓷盅。

        荷花上前接过,而后分别端给几位主子,瓷盅里装的是桂圆莲子羹,纳征吉日吃了它,预示着之后小两口的亲事定能顺顺利利,圆圆满满的。

        这会儿前院众人也是一人一盅吃着呢。

        吃好了桂圆莲子羹,接下来就该继续纳征礼剩下的部分了。

        武安侯夫人将聘书和礼书递给了刘莲芝,刘莲芝接过之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回礼让婆子们抬了出来。

        茶叶、生果、莲藕、芋头和石榴各一对。

        而后是大闺女给女婿做的一身衣裳,寓意着长命富贵,同偕到老。

        至此整个纳征礼算是圆满完成了。

        等武安侯夫人和黄次辅夫人离开后,刘莲芝忙打开礼单瞧了瞧上头的数额。

        哎呦,两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两!

        顿时她心里又是喜又是忧,喜的是男方家对女儿的看中,忧的自然是嫁妆的事了。

        徐氏还是那句话,“急啥,咱家啥条件外人又不是不知晓,再说咱们又不贪下聘礼,到时候一起和嫁妆抬过去,自然没有让旁人下嘴的由头,何况人家堂堂国公府,自然要顾及脸面才是,总不好拿个几千两银子过来下聘吧,所以他们肯定也为难。”